鏡頭的角度,可以根據攝影(像)機與被攝對象的垂直或水平方向分為垂直方向的角度與水平方向的角度兩大類型。
垂直方向的角度
拍攝被攝對象時,根據攝影(像)機處於垂直線上的位置類型,可分為平視、仰視、俯視。
平視鏡頭
所謂平視鏡頭,指攝影(像)機以人的正常視線即處於與人眼相等的高度而拍攝出來的鏡頭。這類鏡頭,相當於人眼平常所看到的事物效果。
平視鏡頭,畫面平穩、中正、冷靜,主觀意味不濃厚,理性或公正傳達信息內容,是新聞報導、紀錄片等紀實性、客觀性強的電視節目最基本的鏡頭類型。
仰視鏡頭
所謂仰視鏡頭,指攝影(像)機低於被攝對象鏡頭光軸偏向視平線上方時而拍攝出來的鏡頭。這種拍攝的效果仿佛一個人從下往上仰望被攝對象一樣,被攝對象顯得高大、威武、聳立、挺拔等。因此,仰視鏡頭一般具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仰視鏡頭,用來客觀陳述被攝對象在空間環境中所處位置,但常常表示特別的敘事效果,尤其用作人物的主觀鏡頭或視點鏡頭時傳達人物的仰慕敬畏、讚頌、好奇等,或者是在傳達另一種負面的情緒,如心理壓力甚至恐懼等。
俯視鏡頭
所謂俯視鏡頭,與仰視鏡頭相反,指攝影(像)機低於被攝對象,鏡頭光軸偏向視平線下方時而拍攝出來的鏡頭。這種拍攝的效果仿佛一個人從上往下俯視被攝對象一樣。俯視鏡頭可以用來交代被攝對象與環境的系,也可以用來表現特別的敘事意義,如渺小、鄙視、自卑、壓抑等,傳達出對被攝對象批判、否定性質的主觀傾向。
水平方向的角度
拍攝被攝對象時,根據攝影(像)機處於水平線的位置類型,可分為正面、背面、側面與斜側面。
正面鏡頭
所謂正面鏡頭,即從被攝對象正面拍攝的鏡頭。這是常用的一種拍攝角度。
被攝對象正面的信息量最大,尤其是人物,可以通過正面鏡頭傳達出最生動最重要的面部表情。拍攝人物的正面,也可以體現出一種面對面的交流感,具有親切平等的敘事意味。正面鏡頭常用來拍攝大型建築物,可表現其高大莊嚴等.
背面鏡頭
所謂背面鏡頭,指攝影(像)機從人物背後拍攝出來的鏡頭。人物的背面鏡頭,與正面鏡頭共同組接,可以全面地傳達人物的信息運動人物的正面、背面鏡頭相互組接,可以加快敘事節奏。
有時,影視作品使用背面鏡頭,就是掩飾人物正面的信息,製造出某種神秘性、恐怖感,形成敘事懸念,引起受眾的極大好奇心,提升收視的興趣,在間諜片懸念片中用得比較多。
人物離開攝影(像)機,向前越走越遠的背面鏡頭,常用於段落或節目的結束,顯得悠遠、含蓄。
側面鏡頭
所謂側面鏡頭,指攝影(像)機處於被攝對象的側面而拍攝出來的鏡頭。側面鏡頭表現人物時,輪廓分明。
側面鏡頭,自然靈活,可避免正面鏡頭過於正式或者呆板,可以用作正面鏡頭的信息補充。有時,逆光拍攝側面鏡頭,可獲取特殊的剪影效果。
斜側面鏡頭
所謂斜側面鏡頭,指攝影(像)機處於被攝對象正面與側面之間的位置。斜側面鏡頭,可以使人物有很大一部分的正面信息尤其是面部表情可以記錄在鏡頭中,同時比正面鏡頭更具立體感。
文章選自《電視編導實用教程》